自從人類認識腫瘤這類疾病以來,人類從未停止對腫瘤的研究和探索。現在人們知道,接觸致癌物質、受到電離輻射照射等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可以誘發形成腫瘤,腫瘤細胞可以逃避機體免疫系統的監視而異常增殖生長,比如肺癌、肝癌等實體瘤,如果這些原發腫瘤能夠在早期被及時發現并被徹底清除,患者通常會得到較好的治療。然而,在臨床實踐中,醫師發現絕大多數實體瘤一旦形成原發性腫瘤之后,大部分患者在就診時就已經發生轉移,在原發部位以外的組織和器官形成新的腫瘤,直接增加了腫瘤治療的困難甚至讓臨床醫師束手無策。此外,醫師還發現,即便少數腫瘤患者在腫瘤發現的早期就手術切除腫瘤組織并進行了放化療,仍然有很多患者在幾年后又復發腫瘤,而且,對原來使用的治療藥物逐漸產生耐藥性,降低了治療效果。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和發展,腫瘤的診斷治療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展,比如, PET-CT等先進的影像學檢查設備和技術手段不斷涌現,讓原來發現不了的腫瘤能夠在相對更早的階段及時發現,為臨床醫師爭取到了更多寶貴的治療時間。治療方法也發展了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免疫治療等多種治療方法,為臨床醫師提供了更多的方法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效果。然而,腫瘤治療的效果與人們的期望還有很大的差距。腫瘤早期診斷難、治療效果不理想依然是人類必須面對的醫學難題。更糟糕的是,時至今日,腫瘤究竟是如何發生、如何發展、如何轉移、治療后又如何復發、為何會耐藥,這些原因及機制都尚不十分明了。因此,進一步深入研究探討腫瘤的發生發展機制、尋找更有效的治療靶點仍是未來腫瘤研究的重點。在不斷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腫瘤的發生、發展這些核心問題,科學家提出了多種學說,其中腫瘤干細胞學說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全新的假說,核心的觀點就是腫瘤細胞起源于正常干細胞的遺傳突變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