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型制作脊柱包繞脊髓為其提供保護和結構支架,當外力作用于脊柱時,脊柱的限制也會加重脊髓的損傷。按照發生的機制可分為以下幾種:撞擊損傷模型、壓迫損傷模型、缺血及再灌注損傷模型、切割橫斷損傷模型、靜壓損傷模型。下面主要介紹脊髓撞擊損傷模型,標準化的脊髓損傷動物模型造模方法是通過固定實驗動物四肢、頭部和尾部,手術顯露出準備損傷的部位,在該部位放置一與脊髓外形相應的墊片,墊片上方垂直固定一根中空的沖擊通道。將一個恰能在該通道內自由滑動的標準重量的沖擊桿至于沖擊道內,從規定的高度自由落下,沖擊在實驗動物脊柱背側的墊片上,觀察脊髓損傷的動物表現。該方法zui突出的特點是實現了方法的標準化,具備了很好的可重復性,模型損傷程度可控,并能模擬外傷緩沖和壓迫等情況,更接近人類脊髓損傷情況。免疫細胞存儲
2.模型評價動物脊髓損傷后的神經功能評定主要有神經電生理評價、運動功能評價和組織形態學評價。
(1)神經電生理評價:常用的評價指標有體感誘發電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脊髓誘發電位( spinal cord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CSEP)和運動誘發電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
(2)運動功能觀察評價
1)BB(baso, beattie and bresnahan,BBB)評分法:該法無需特殊設備,標準較復雜,觀察人員需進行訓練,但目前應用zui廣泛。免疫細胞存儲
2) Tarlov評分法:該法對靈長類是準確的,但對嚙齒類動物,尤其在損傷程度較輕時,缺乏準確性,改良的 Tarlov法現階段較常用。
3)斜板實驗法:現在應用的為改良的斜板實驗法,傷程度越重,利用該法的評分結果之間的差異越顯著。
4)聯合行為評分法( combined behavioral score,CBS):該法彌補了單一運動功能評價的不足,且敏感性高。但其標準值范圍跨度大,記分呈跳躍性分布,不精確,所需設備復雜,人為因素較多。
5)爬網格實驗法:此法簡單可行,但對運動功能評價較單一。
6) Treadmill法:也叫踏旋器法。免疫細胞存儲
(3)組織結構的形態學評價:現在多采用免疫組化技術與HRP、熒光物和放射自顯影技術等相結合的逆行或順行標記法,以及與乙酰膽堿能和單胺能熒光物相結合的多種染色等方法。應用電子顯微鏡可觀察超微結構的變化,但較局限,應與能觀察脊髓損傷部位組織結構全貌的光鏡相結合。